1.長征六號一箭20星首飛成功
2015年9月20日,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首飛火箭——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成功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作為我國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發射三級液體運載火箭,“長六”火箭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具有無毒無污染、發射準備時間短等特點,主要用于滿足微小衛星發射需求。
2.中國發射世界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
2015年12月17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世界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該衛星是中國首批立項的4顆科學衛星之一,它能夠通過高空間分辨、寬能譜段觀測高能電子和伽馬射線,尋找和研究暗物質粒子,同時將在宇宙射線起源和伽馬射線天文學方面開展研究,是迄今為止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
3.一批新型導彈武器亮相“九三”閱兵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中國航天兩大集團公司研制的多型導彈武器系統亮相。東風21D、東風26、東風31A、東風5B等導彈武器系統備受關注。
4.中國通信衛星強勢進入國際商業市場
2015年10月~11月,我國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先后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和老撾一號通信衛星,我國通信衛星強勢進入國際市場,不僅實現了我國衛星第一次出口東盟,更首次實現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航天的國際形象。
5.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15年9月25日,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中的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運送浦江一號和另外3顆微小衛星奔向太空。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快速發射的小時級跨越,可在24小時內完成發射準備工作。
6.新一代“北斗”升空助力全球組網
從2015年3月~9月,我國成功將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這4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后,將開展新型導航信號、星間鏈路等試驗驗證工作,并適時入網提供服務。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覆蓋的建設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7.“太空擺渡車”遠征一號上面級首飛成功
2015年3月31日,長征三號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該火箭是由基礎級和上面級組成的四級火箭。由于上面級的加入,可讓衛星自發射到進入運行軌道的過程,從數十個小時的變軌時間縮短為5個多小時的直接入軌,并且無需耗費衛星的燃料,使得寶貴的星載燃料可以完全被用于在軌飛行,從而大大延長了衛星的在軌運行壽命。
8.中國電推進技術進入工程應用
2015年,我國電推進系統研制應用取得重大進展。首個衛星用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地面壽命及可靠性試驗累計工作時間超過11000小時,具備衛星在軌可靠運行15年的能力。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的電推進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全面邁入工程應用階段,能夠滿足我國通信衛星系列平臺、高軌遙感平臺以及深空探測器的發展需求。
9.中國首顆高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發射成功
2015年12月29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該衛星是我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也是世界上空間分辨率最高、幅度最大的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
10.中國航天商業活動進入活躍期
2015年9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四維商遙公司,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衛星遙感數據服務和系統解決方案。10月7日,我國第一顆商業高分辨遙感衛星吉林一號組星成功發射升空。10月30日,中國衛星應用大會暨中國國際衛星應用技術與設備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同日,首屆中國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一年中商業航天活動頻繁發生,預示著商業航天將在中國快速發展。